【以文會市】
一只基金的募集或設立,會因為某個領導干部家屬背后的資源而決定,這傷害了市場公平。
胡學文
近日,《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印發。其中,在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情形中,首次將私募股權基金投資及從業納入禁業要求之列。這條規定在業內引起較大關注。
《規定》明確,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管理的適用對象,主要是黨政機關、群團組織、企事業單位廳局級及相當職務層次以上領導干部;經商辦企業情形,主要是投資開辦企業、擔任私營企業或外資企業等高級職務、私募股權基金投資及從業、從事有償社會中介和法律服務等行為。其中,私募股權基金投資及從業納入禁止范圍為首次出現。
《規定》還要求,對領導干部不如實報告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情況,配偶、子女及其配偶違反禁業規定經商辦企業和以委托代持、隱名投資等形式虛假退出,以及利用職權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提供便利、牟取私利等行為,依規依紀依法進行嚴肅處理,對管理不力造成嚴重后果或不良影響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員進行嚴肅問責。
業內人士評價,上述規定既體現了私募股權投資行業不斷增大的溢出力和影響力,更體現了黨中央提倡的當官發財應兩道的執政理念。這對于中國私募股權投資行業未來發展將產生深遠而重大的影響。
在筆者看來,《規定》之所以引起業內強烈關注,首開先河自是重要原因,更為關鍵的是因為所出舉措打中了問題的七寸。應該說,出于追求利益的驅使,一些領導干部通過家屬打著股權投資的幌子進行牟利,違規代持、借名持股等現象確實存在?!兑幎ā芬坏﹪栏駡绦?,領導干部家屬借助權力輻射做生意搞買賣,從事股權投資牟取利益的PE腐敗漏洞將被封堵。
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配偶從事股權基金投資和從業被禁,主要源于以下三方面特點:一是有隱蔽性。股權基金投資是常見的市場投資行為,個別領導干部自己不出面,通過配偶、子女,甚至是子女配偶的名義,搞權錢交易,在自己權力可以輻射影響的范圍內,對有價值的項目低價入股、突擊入股甚至強制入股,而明面上看不出什么瑕疵,和自己一點關系也扯不上,這種行為的隱蔽性和利益之大,一定程度助長了個別領導干部鋌而走險的心理?!兑幎ā访鞔_予以禁止,并且穿透到了子女的配偶,顯示了封堵這個漏洞的堅決態度和精準發力。
二是有破壞性。私募股權投資及從業,由于其私募行業特征,很多信息不需要公開披露,一定程度上給灰色交易行為提供了可能,正因為如此,其破壞性也更強。比如利益輸送問題,有的領導干部“靠山吃山”,大搞“影子公司”,通過“合規”包裝進行掩蓋,以委托代持、隱名投資等形式讓家人經商辦企業,流失的是公家國有資產,傷害影響的是私營企業主的個人財產,這些行為本質上是公權私用,甚至權權交易、權錢交易,嚴重擾亂市場經濟秩序和營商環境。
三是有失公平。一些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配偶從業股權投資,本身并不專業,充當金融投資掮客,拿項目、募資金、搞資源這些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主要環節,靠的都是領導干部打招呼、批條子。一個項目的承攬或者投資,一只基金的募集或設立,會因為某個領導干部家屬背后的資源而決定,這對于那些按照正常市場化程序推進的機構和個人十分不公平,還有可能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市場資源配置的失靈。一小部分人不按照金融市場規則行事,由此造成的市場秩序和規則不公平,對市場持續健康發展害莫大焉。
誠然,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配偶從事股權投資基金及從業納入禁止范圍,不排除也有被從嚴從緊政策誤傷的個案,但從維護市場公平公正公開而言依然值得肯定。期待新政策發揮威力,讓鉆領導干部家屬空子的這類PE腐敗無處遁形!
(作者系證券時報記者)
在本專欄版發表的言論,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證券時報立場。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